玉簪螺髻是什么典故(玉簪螺髻)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玉簪螺髻是什么典故,玉簪螺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
2、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远山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而“玉簪”用来形容长长的山峰,又属“夸张”。
3、出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4、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5、原文如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6、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9、(栏杆 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10、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如下:空荡的秋空虽火红似火,可是我心中却千里冷落凄凉,冷清的江水只能伴随着天空流去,何处会是尽头,这秋天无边无际。
11、无奈的眺望远处的山岭,为何,报国又比登天难,为何,国家又如此腐败,只能怪人间正道是沧桑。
12、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难道说,这王朝只剩下花天酒地了吗?斜下的太阳照着这亭子,在长空远飞离群。
13、孤雁伴着它那凄惨绝望声从天空划过,或许是映照着我这流落江南思乡游子。
14、我看着这宝刀,却不曾沾染着敌人的鲜血,我狠狠地把亭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天下知我者,还能有谁呢?。
15、我可不会像张翰那样,为家乡之景而归。
16、那刘备天下为怀,斥责许氾,辞气激扬,令人佩服。
17、只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时间如白驹过隙!连一拭英雄泪的红巾翠袖也无人唤取了。
18、扩展资料:作者登高远望,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沦于敌手而没有收复,心中愁苦万分,可是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说“遥岑”好像美人的“玉簪螺髻”,不难想象,遥望群山,它们有的像头插玉簪,有的像梳着螺髻的美人一样,伏在作者的脚下,供诉她们的亡国之恨。
19、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悲愤之情如何,这又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20、而“遥岑远目”又是“远目遥岑”的倒装。
21、这又是“倒装”的修辞手法。
22、“遥岑”一句,视线集中到长江以北的山峰上,由于对沦陷区人民的深挚思念,层层叠叠的山峰似乎幻化成“玉簪螺髻”般的美人,向作者诉说横遭蹂躏的愁恨。
23、作者这是为眼前的情景所触动,运用了“示现”的修辞手法,把实际上不在眼前的事物,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