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快讯 > 学识问答 >

动辄得咎成语解释

2025-08-19 17:45:33

问题描述:

动辄得咎成语解释,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9 17:45:33

动辄得咎成语解释】“动辄得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时稍有不慎,就会受到责备或惩罚。这个成语强调了行为的谨慎性与后果的严重性,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在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中。

一、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动辄得咎

拼音:dòng zhé dé jiù

释义:动不动就遭到责难或处罚。指人稍有行动就容易招致过失或批评。

出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其言也讱,其行也慎,动辄得咎。”

近义词:动则得咎、屡试屡败、进退维谷

反义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二、使用场景

场景类型 使用示例 说明
工作环境 上级对员工要求严格,稍有失误便被批评,员工感到动辄得咎。 表现职场压力大,行为受限。
学习环境 学生因一次考试失利就被老师责备,感觉动辄得咎。 反映教育方式过于严厉。
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稍有不当言行就遭到家人指责,让人感到动辄得咎。 揭示沟通中的紧张关系。

三、常见误用

虽然“动辄得咎”常用来描述被动处境,但有时会被误用为“动不动就成功”,这显然是对其本意的误解。正确使用应强调“容易犯错”或“易受责备”的含义。

四、总结

“动辄得咎”是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在行事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因小失大。它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也常用于描述制度或环境中的压力与限制。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和思想。

成语 动辄得咎
拼音 dòng zhé dé jiù
含义 稍有行动就容易招致责难或惩罚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
用法 形容处境艰难、行为受限
近义词 动则得咎、屡试屡败
反义词 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辄得咎”这一成语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