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快讯 > 综合快报 >

杂诗十二首其二赏析

2025-02-28 01:22:44 来源: 用户: 

《杂诗十二首·其二》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原诗如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夜未及梦,清露下沾裳。

感时思君不可见,摇落如飞蓬。

愿君裁此意,勿使有遗恨。

首先,诗歌开篇即用“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描绘了一幅日落月升的壮丽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这种自然界的循环往复,让诗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从而引发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接着,“遥夜未及梦,清露下沾裳。”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难以入眠,露水打湿衣裳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现实境遇的真实写照,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切感受。

“感时思君不可见,摇落如飞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摇落如飞蓬”这一比喻,抒发了自己漂泊不定、身世浮沉的悲凉心境。“愿君裁此意,勿使有遗恨。”最后,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不要留下遗憾。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反思。

综上所述,《杂诗十二首·其二》不仅展现了陶渊明高超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束缚、向往自由宁静的精神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