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快讯 > 综合快报 >

蝉虞世南拼音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01:51来源: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虞世南所作,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蝉的形态和习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志向。以下为该诗的拼音版: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解析: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指的是古人帽带下垂的部分,这里用来形容蝉的触须,生动地勾勒出了蝉吸食露水的形象。“饮清露”不仅体现了蝉的生活习性,还象征着其高洁的品质,不染尘埃。

次句“流响出疏桐”,“流响”表示蝉鸣声连绵不断,“疏桐”指稀疏的梧桐树。蝉栖息于梧桐之上,其鸣叫声穿透林间,展现出一种悠远而空灵的意境。

第三句“居高声自远”,强调了蝉凭借自身的位置优势,使得声音能够传得很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自我品格的写照,寓意只有站得高、看得远的人才能成就非凡事业。

最后一句“非是藉秋风”,进一步阐明蝉的成功并非依赖外界条件,而是源于自身的努力与实力。这也表达了诗人独立自主、不依附他人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蝉》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