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甘露”的变化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解释“甘露”的变化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甘露之变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
2、唐朝后期,阶级矛盾和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发展,宦官掌握禁军,干扰政事,进退大臣,乃至拥立、弑杀皇帝。
3、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弘志(一作弘庆)等所杀,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所杀;穆宗李恒、文宗李昂等,皆立于宦官之手。
4、宦官擅权专政达到了极点,成为朝政的一大弊端。
5、文字即位后,即企图惩治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6、大和四年,文宗任命宋申锡为宰相,令他谋划诛除宦官,但事机不密,宦官先发制人,诬陷申锡结连漳王■(文宗弟)谋反。
7、次年,申锡被贬,计划失败。
8、大和八年秋,郑注、李训(原名仲言)得当权宦官王守澄引荐,郑注以医术、李训以讲说《周易》成为文宗的亲信。
9、文宗因为他们均系宦官所推引,与之密谋诛除宦官,可免宦官猜疑,故以郑注为太仆卿,李训为翰林侍讲学士,次年秋季,文宗提升李训为宰相;又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作为京师外援,逐步开始打击宦官,先后将与杀害宪宗有关的宦官杨承和、王践言、陈弘志、王守澄等处死。
10、要诛除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就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11、李训举户部尚书王■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宁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镇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由他们罗致一些吏卒以诛宦官。
12、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
13、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帝宜亲往一看。
14、于是,文宗前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往观看。
15、官员们回来,奏称疑非真甘露。
16、文宗乃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志弘(一作弘志)等,带领宦官去察看。
17、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惊慌失措,又发现幕后埋伏了武装士兵,慌忙退出。
18、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失败。
19、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文宗乘软舆入内宫。
20、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攀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
21、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约五百人登殿奋击,宦官死伤数十人。
22、但这时宦官已将李训打倒地上,抬着文宗进入宣政门,将门关闭,朝臣一时惊散。
23、李训见事不济,出宫单骑走入终南山佛寺中。
24、宰相王涯、贾■、舒元舆不明真相,退到中书省等候文宗召见。
25、宦官挟持文宗退入内殿后,立即派遣神策军五百人,持刀出东上阁门,逢人即杀,死者六七百人。
26、接着关闭宫城各门搜捕,又杀千余人。
27、李训、王涯、贾■、舒元舆、王■、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先后被捕杀。
28、事发时,郑注正率亲兵五百人赴长安,中途知事败,返还凤翔,也被监军杀死。
29、上述诸人都遭族诛,更多的人被牵连而死。
30、经过这次宦官的大屠杀,朝列几乎为之一空。
31、从此宦官更加专横,凌逼皇帝,蔑视朝官,文宗因此郁郁而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