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异同(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异同,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伤仲永》对我们改良教育观人才观均具深刻的启示。
2、 启示一: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3、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其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如此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
5、先天的天份也需要后天的栽培,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6、 启示二:应该由自己努力加强后天的学识和修养。
7、 天才无疑可贵。
8、倘若既有才,而又进一步治学,那就更加可庆。
9、方仲永作为一位天才儿童,要是坚持了学习,必定不会殒落。
10、他5岁时能“指物作诗立就”,而到20岁时“泯然众人矣”,其中固然与贪图小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的父亲这个外因有关系,然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自己放弃了主观努力。
11、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12、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基础、目的、动机、态度、方法的不同),才导致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13、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重视内因的作用,因为内因是变化发展的根据。
14、才份虽是与生俱来,是上苍和爹妈给的,而学识和修养则是后天的,应该由自己掌握,本来也可以由自己掌握。
15、只要人非下愚,只要有中人之资,便可通过学习和历练而有所成就,甚至达到巅峰。
16、 启示三:天才往往需要苦难作为一块垫脚石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17、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富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方仲永具有很好的天赋,但他没有刻苦学习,没有经历过苦难,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因而泯然众人矣。
18、天赋虽可贵,但放弃不珍惜,只知道利用这本领来赚钱,来享受,仍会变普通。
19、普通人努力开发智力,珍惜一切机遇,并视挫折为财富,化作动力,不气馁,就会变为“成功者”。
20、 磨难的“利”不胜枚举,大凡名人都从磨难中走出来。
21、最终的梦想成真,得靠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坚强的意志力。
22、也就是说,学习要靠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单靠吃老本,肯定是没有远大前途的,勤勉向学才是成功之本。
23、 启示四:对天才特别需要持一种平和心态 也是社会的原因,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有一份期待子女光宗耀祖的“情结”。
24、作为父母,当自己的事业、人生不如意时,多数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填补上一些遗憾。
25、实际上,出名对出名的人来讲是件累事。
26、公众的目光并非都充满宽容和善意,成人面对这些仍要反复寻求心理适应,而孩子的心理远未成熟,任何赞扬和批评都可能变成锋利的刀片。
27、所以,即便是天才,一出生就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28、天才何以堪?何况,天才凤毛麟角,大多数孩子只是聪明而已。
29、换一种思维说,天才也好,庸才也罢,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30、父母只要尽到抚养义务,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为孩子提供腾飞的基本条件(比如,他喜欢什么就创造条件让他尽情喜欢),也就足矣!孩子需要健康成长,需要大人以平和心态对待他们的优缺点,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法则。
31、假如人人都知道天才不是永远的,还需要去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点, 那么就不会再演变出天才成了凡人的结局! 启示五:孩子的成长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对超常儿童更应当加以爱护,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其得到培养,发展其才华。
32、对孩子来说,接受的教育应该比较全面,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语言等能力应均衡发展,而知识结构也应该在均衡、丰富的基础上,实现重点突破。
33、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加强调了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成长。
34、脱离学校教育单独成长,不利于孩子性格和心理甚至是身体的健康。
35、一个在心理和性格方面不健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是很难适应环境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6、父母本身的知识有限,所以能够教给他的知识并不全面,没法和在学校学习相比。
37、 启示六:急功近利最容易摧残人才 成人文化的恶俗部分常常侵犯、践踏儿童世界,消解儿童的童年生活权利。
38、因为有奇才就“不使学”,岂能不葬送超常儿童的前程。
39、超常儿童也有自己的发展阶段,他们不应该被当成缩微的成年人;他们毕竟还年轻,人生的路途还很漫长,可塑性无比的大,很多人将走向其他事业,也理应走向其他事业。
40、对他们重要的是引导,不能过早太吹捧了,也不适合媒体象推歌星般的炒作。
4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四年”毕竟有些可悲,务必摆脱人才不能终身发展的命运,务必让他们顺其自然发展,万不可拔苗助长。
42、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在自己的成长中,贴近社会,投身于能唤起激情的学习和事业中去,在时间长河和社会实践的磨练下,逐渐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担负起历史使命,成为时代前进的积极力量。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