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快讯 > 学识问答 >

模棱两可的成语意思

2025-09-05 10:42:33

问题描述:

模棱两可的成语意思,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5 10:42:33

模棱两可的成语意思】“模棱两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或态度含糊不清,不明确表态,既不支持这个观点,也不反对那个观点,显得模棱两可、左右为难。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较为常见,尤其在描述某人立场不明、缺乏主见时使用较多。

下面是对“模棱两可”这一成语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出处、含义、用法及近义词、反义词等信息。

一、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模棱两可
拼音 mó léng liǎng kě
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执一端,谓之模棱两可。”
含义 形容态度不明确,不表态,含糊其辞,左右摇摆。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言论、态度或行为,带有贬义。
近义词 含糊其辞、似是而非、优柔寡断、左右为难
反义词 坚定果断、旗帜鲜明、明确表态、立场坚定
使用场景 用于批评他人态度不明确,或描述某事处理不当。

二、详细解释

“模棱两可”最早出自唐代史书《旧唐书·苏味道传》,原意是指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但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说话不明确、态度暧昧的意思。

这个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对人说话含糊:如某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愿明确回答,而是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搪塞。

2. 对事的态度不明确:如在讨论某个政策时,某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态度暧昧。

3. 做事犹豫不决:指在决策时无法做出明确选择,导致效率低下。

虽然“模棱两可”多用于负面评价,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表示一种中立、客观的态度,比如在学术研究或调查中保持中立,避免偏颇。

三、使用示例

-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让人摸不着头脑。

- 在会议上,领导对方案的态度模棱两可,没有给出明确指示。

- 有些人为了不得罪人,常常在表达上模棱两可,其实并没有真正立场。

四、结语

“模棱两可”作为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提醒我们在沟通和决策中应尽量做到清晰、明确,避免因态度模糊而引发误解或矛盾。当然,在特定情境下,适度的中立态度也是必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分寸。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