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是什么意思】“绵里藏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柔软的棉絮中藏着尖锐的针”,比喻外表看起来温和、柔顺,实际上内心却隐藏着锋利、强硬或危险的意图。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或行为表面上和气、谦逊,但背后却暗含攻击性或威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绵里藏针 |
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外若无心,内实有谋,绵里藏针。” |
字面意思 | 柔软的棉絮中藏着尖锐的针 |
引申含义 | 表面柔和,内在强硬;表面客气,实际暗藏杀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政治、外交、人际交往中 |
近义词 | 外圆内方、虚与委蛇、口蜜腹剑 |
反义词 | 直言不讳、光明磊落、坦率真诚 |
二、使用示例
1. 政治场合:
“他这番话听起来很温和,其实却是绵里藏针,暗指我们政策有问题。”
2. 职场沟通:
“老板对新员工的态度看似亲切,实则绵里藏针,是在试探他们的能力。”
3. 人际关系:
“她表面上对你很好,其实心里早有防备,说的话都是绵里藏针。”
三、成语特点分析
- 表里不一:成语强调的是外表与内心的反差。
- 含蓄表达:不像直接批评那样直白,而是通过隐晦的方式传达批评或警告。
- 策略性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权力博弈中,常被用作一种策略性的表达方式。
四、适用领域
领域 | 应用说明 |
政治 | 描述政客的外交辞令或策略 |
商业 | 用于描述谈判中的委婉措辞 |
文学 | 常见于小说、剧本中刻画人物性格 |
日常交流 | 用于形容某些人说话方式具有双重性 |
五、结语
“绵里藏针”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识别他人话语背后的真正意图,同时也警示我们在表达时应避免过于隐晦,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