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ag10针定义】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是一种用于测试和调试集成电路的标准接口,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JTAG接口有14针、20针、25针等多种形式,而10针JTAG接口则因其结构紧凑、功能完整,被许多开发板和芯片厂商所采用。本文将对JTAG 10针接口的定义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各引脚的功能。
JTAG 10针接口定义总结
JTAG 10针接口通常遵循IEEE 1149.1标准,提供基本的测试与调试功能。其引脚布局一般为两排,每排5个针脚,从左到右依次编号。该接口主要用于连接调试器与目标设备,支持边界扫描测试(BST)、程序下载、寄存器读写等功能。
以下是JTAG 10针接口的常见引脚定义:
引脚编号 | 名称 | 功能说明 |
1 | TDI | 测试数据输入(Test Data In) |
2 | TMS | 测试模式选择(Test Mode Select) |
3 | TCK | 测试时钟(Test Clock) |
4 | GND | 接地(Ground) |
5 | TDO | 测试数据输出(Test Data Out) |
6 | VCC | 电源电压(Power Supply) |
7 | NC | 未连接(No Connection) |
8 | NC | 未连接(No Connection) |
9 | NC | 未连接(No Connection) |
10 | NC | 未连接(No Connection) |
> 注:部分厂商可能根据自身需求对10针JTAG接口进行调整,例如增加额外信号或更改某些引脚功能。因此,在使用前应参考具体开发板或芯片的手册确认引脚定义。
小结
JTAG 10针接口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调试接口之一,具有结构简单、兼容性好等优点。虽然其引脚数量较少,但通过标准协议仍能实现基本的边界扫描测试与调试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不同厂商的引脚定义可能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具体硬件文档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