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绸缪原文及翻译】《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其中,《绸缪》是《诗经·唐风》中的一篇,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写了新婚之夜的喜庆场景,表达了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
一、原文
>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 柴火紧紧捆扎,三星高挂在天空。 |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见到这样美好的人? |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 啊,啊,这样的好丈夫怎么办呢! |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 柴草捆得结实,三星落在屋角。 |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遇见这样的人? |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 啊,啊,这样的相遇该怎么办呢! |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 柴火捆得整齐,三星照进门户。 |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看见这样美丽的人? |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 啊,啊,这样的美人该如何是好! |
三、总结
《绸缪》是一首描写新婚之夜的诗,通过“束薪”“束刍”“束楚”等意象,表现了婚礼的热闹与庄重。诗中反复使用“今夕何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时刻的惊喜与感动。“子兮子兮”的感叹,既是对新郎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欣喜若狂的情绪。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婚姻生活的重视与祝福。它不仅是对爱情的歌颂,也是对家庭和谐美满的期盼。
结语:
《诗经·绸缪》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幸福的追求,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