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18首其二注音】《拟行路难》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代表作之一,共18首,内容多抒发对人生际遇、仕途坎坷的感慨。其中第二首尤为经典,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本文将对该诗进行注音与简要分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诗歌原文与注音
原文 | 注音 |
泻水置平地 | xiè shuǐ zhì píng dì |
四方各自流 | sì fāng gè zì liú |
人生亦有命 | rén shēng yì yǒu mìng |
安能行叹复坐愁 | ān néng xíng tàn fù zuò chóu |
二、诗歌简要分析
《拟行路难》第二首通过“泻水”这一意象,比喻人生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诗中“泻水置平地,四方各自流”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命运的不可控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与无奈。后两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则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人生虽有定数,但不应一味哀叹与忧愁,应积极面对命运。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鲍照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南朝时期士人普遍存在的压抑与苦闷情绪。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题 | 拟行路难18首其二 |
作者 | 鲍照(南朝) |
体裁 | 乐府诗 |
核心意象 | 泻水、平地、四方 |
主题思想 | 人生无常、命运不公、面对苦难的态度 |
语言风格 | 质朴自然,情感深沉 |
注音 | xiè shuǐ zhì píng dì / sì fāng gè zì liú / rén shēng yì yǒu mìng / ān néng xíng tàn fù zuò chóu |
思想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士人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
四、结语
《拟行路难》第二首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泻水”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人生不公的愤懑与无奈,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面对命运的坚韧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值得我们在今天继续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