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出处】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兄弟之间的矛盾与痛苦,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的悲愤与无奈。
该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对比豆萁被焚烧与豆在锅中哭泣的意象,形象地揭示了亲情被伤害的悲剧性。
以下为原文及出处的详细说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出处 | 《七步诗》 |
作者 | 曹植(三国·魏) |
朝代 | 三国时期(魏) |
体裁 | 五言绝句 |
诗名全称 | 《七步诗》 |
原文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意义 | 表达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与哀怨 |
背景 | 曹丕与曹植兄弟之争,曹植作此诗以自辩 |
影响 |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兄弟情深”的经典之作 |
三、补充说明
《七步诗》虽只有四句,但情感强烈,寓意深远。相传曹植在七步之内即兴吟出此诗,以此回应兄长曹丕的逼迫,表达自己无辜和对亲情的珍惜。
由于其语言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至今仍广为流传,并常被用于教育子女要珍惜亲情、和睦相处。
四、结语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家庭伦理、手足之情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应多一份理解与宽容,避免“同根相煎”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