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是什么意思】“凭栏”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它字面意思是“倚靠在栏杆上”,常用来描写人在高处或临水之处凭栏远望、沉思的情景。这一意象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如思乡、怀古、孤独或感慨人生等。
一、
“凭栏”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个意象,指人站在栏杆边,常常用于表达一种沉思、忧郁或眺望远方的情绪。这个词在诗词中出现频繁,如杜甫、李清照等诗人都曾用过。其含义丰富,既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象征着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凭栏 |
拼音 | píng lán |
字面意思 | 倚靠在栏杆上 |
常见出处 | 古诗词、文学作品 |
含义 | 表达沉思、怀旧、孤独、远望等情绪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
代表人物 | 杜甫、李清照、苏轼等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写登高远望、独坐沉思的情景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艺作品或形容一种心境 |
三、延伸理解
“凭栏”不仅是动作描写,更是一种情感载体。在古典文学中,它往往伴随着风、雨、月、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悠远的氛围。例如: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李煜《浪淘沙》)——表达亡国之痛。
- “凭栏千里望,风起浪涛间。”(杜甫)——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豪情。
因此,“凭栏”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心境的外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凭栏”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