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什么意思】一、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这句诗原本描写的是琵琶女在众人多次呼唤下才缓缓出场,但她在出场时仍抱着琵琶,用半边脸遮掩着自己,表现出一种羞涩、犹豫和内心的复杂情绪。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被多次邀请或催促后才勉强出现,且在表现上显得含蓄、不完全坦露心迹。它不仅用于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也常被用来比喻事情或真相在经过反复催促或等待后才逐渐显露出来,但仍保留一定的神秘感或保留部分信息。
二、表格展示
词语/句子 | 含义解释 | 出处 | 常见用法 | 表达情感 |
千呼万唤始出来 | 多次呼唤之后才出现 | 白居易《琵琶行》 | 形容人或事经过多次催促才出现 | 羞涩、犹豫、不愿轻易表露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抱着琵琶,用一半脸遮住 | 白居易《琵琶行》 | 形容人或事物在表现时含蓄、不完全展现 | 羞怯、神秘、欲言又止 |
整体含义 | 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与含蓄 | 白居易《琵琶行》 | 比喻事物或人经过多次催促才出现,但仍保留部分隐藏 | 羞涩、犹豫、神秘感 |
三、延伸理解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人在面对公众场合、重要任务或关键决策时,表现出的谨慎、内敛甚至有些回避的态度。它也可以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塑造角色的性格特点,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张力。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美”的审美倾向,强调内在情感的表达往往不如外在形式那样直接,而是通过微妙的动作、语言或场景来传达。
四、结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句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句,它不仅描绘了琵琶女的形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心理描写和文化内涵。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现实生活来看,这句话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