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什么意思】“荡气回肠”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让人情绪激荡、心潮澎湃,甚至令人感动得难以平静。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内容的深刻与动人,还带有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荡气回肠 |
拼音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出处 | 《文心雕龙·情采》:“文之为德也大矣……故能恢弘体要,驰骋辞章,使情周而义密,气盛而辞雅,故能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
含义 | 形容作品或情感极具感染力,使人情绪激动、难以平静。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音乐、影视等领域,形容其艺术效果强烈。 |
近义词 | 动人心弦、感人至深、扣人心弦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毫无波澜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真可谓荡气回肠。” |
音乐表演 | “歌手深情的演唱让全场观众都为之动容,真是荡气回肠。” |
影视作品 | “电影中那段牺牲的场景,让无数观众泪流满面,荡气回肠。” |
三、总结
“荡气回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承载着对艺术作品情感深度的认可和赞美。在日常交流中,若想表达某件事物触动内心、令人难忘,便可灵活运用这一成语。它既可用于书面表达,也可用于口语交流,是一种非常有表现力的语言工具。
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理解这个词,也能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自如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