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故事音频(王勃的故事)
关于王勃的故事音频,王勃的故事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2、王勃的祖 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
3、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4、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5、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6、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
7、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8、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9、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10、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
11、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12、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13、他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作用。
14、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
15、王勃的文集,较早的有20卷、30卷、27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16、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清同治甲戌蒋清翊著《王子安集笺注》,分为20卷。
17、此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1卷,并抄录其中逸文13篇(实为12篇,其中6篇残缺)。
18、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又辑有《王子安集佚文》 1册,共24篇,即增杨氏所无者12篇,且补足杨氏所录 6篇残缺之文。
19、罗氏序文中还提及日本京都“富冈君(谦藏)别藏《王子安集》卷廿九及卷三十”。
20、按日本京都帝国大学部影印唐钞本第 1集有《王勃集残》2卷,注云“存第二十九至三十”,当即富冈所藏本。
21、清宣统三年(1911年),刊姚大荣《惜道味斋集》有《王子安年谱》。
22、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王勃,字子安,被称为诗杰。
23、王勃出身望族,为隋末 王勃像 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24、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25、 王勃也是王绩的侄孙。
26、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
27、《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28、”又有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29、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
30、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
31、”太常伯刘公称王勃为神童。
32、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仲秋,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年方十五的王勃上书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丽,他认为:“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
33、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
34、”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35、刘祥道看后,为其“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之语惊异,赞王勃为“神童”,并上表举荐。
36、王勃乃应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37、此时的王勃虽然才17岁,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华毕露,在那时就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38、 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39、少年得志的王勃经过这样的打击,心情是沉重的。
40、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
41、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
42、”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凄怆悲苦和愤激不平。
43、总章二年(669)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开始了他将近三年的蜀中漫游。
44、仕途的挫折,生活的体验,山川的感召,使王勃写下了很多抒发自己情怀的诗文,其中主要是朋友间的酬唱,仕途艰难的感叹和一些抒写乡思的作品。
45、在蜀期间,朝中曾先后征召过王勃,王勃都称病辞谢。
46、 咸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长安,裴行俭、李敬玄同典选事,闻王勃文名,又数次召用,但王勃耻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结果触怒了裴行俭,被斥为“才名有之,爵禄盖寡”。
47、第二年,王勃听友人陆季友说虢州多药草,他很想去,便设法做了虢州参军。
48、这是王勃第二次走上仕途。
49、但谁能想到,等待他的却是第二次沉重的打击。
50、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
51、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
52、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私下把曹达杀了。
53、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狱。
54、后又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
55、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令。
56、至于王勃擅杀官奴的具体情况,史无详载,是非莫辨。
57、不过,王勃没有象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
58、“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
59、著撰之志,自此居多。
60、……在乎辞翰,倍所用心。
61、”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
62、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
63、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
64、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65、 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
66、一路经洛、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
67、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
68、滕王阁大宴后,王勃继续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达岭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仅二十七岁。
69、滕王阁序 滕王阁简介:是唐高祖的儿子腾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
70、 豫章(汉称为“南昌”因而说成故郡)故郡,洪都新府(唐初改称为“洪州”因而说成新府)。
7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72、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7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 孺下陈蕃之榻。
7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75、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76、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77、十旬休假(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78、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79、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80、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8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82、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一作“仙人”)之旧馆。
83、层台(一作“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一作“流”)丹,下临无地。
8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一作"即")冈峦之体势。
85、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8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87、云销(一作“消”)雨霁,彩彻区明。
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9、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0、遥襟(一作“吟”)甫畅,逸兴遄飞。
91、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9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93、 四美具,二难并。
94、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95、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9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7、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9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99、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100、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01、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一作“安贫”),达人知命。
10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10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05、孟尝高洁,空怀(一作“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106、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一作“慕”)宗悫之长风。
107、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108、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109、他日趋庭,叨陪鲁(一作“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11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111、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12、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113、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114、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