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型号有哪些】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效热交换设备,因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易于清洗和维护等特点,在化工、食品、制药、暖通空调等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不同应用场景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其规格型号也多种多样。下面将从常见的分类方式出发,总结板式换热器的主要规格与型号。
一、按结构形式分类
根据板片的排列方式和密封结构,板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特点 | 常见型号 |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 | 结构稳定,便于拆卸清洗 | BR0.5、BR1.0、BR1.5 |
全焊式板式换热器 | 密封性好,适合高温高压环境 | BW1.0、BW2.0 |
半焊式板式换热器 | 部分焊接,适用于腐蚀性介质 | BWS1.0、BWS2.0 |
可拆卸式板式换热器 | 易于维护,适合一般工况 | BRS1.0、BRS2.0 |
二、按板片材质分类
板片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换热器的耐腐蚀性和适用温度范围,常见材质包括:
材质 | 特点 | 应用场景 |
不锈钢(如SUS304、SUS316) | 耐腐蚀性强,适用范围广 | 化工、食品行业 |
碳钢 | 成本低,但易腐蚀 | 一般非腐蚀性流体 |
钛合金 | 耐腐蚀性极强,适用于强酸强碱 | 化工、海水处理 |
铜合金 | 导热性好,适用于低温系统 | 制冷、冷却系统 |
三、按换热面积分类
换热面积是衡量换热器能力的重要参数,不同面积适用于不同的流量和温差需求:
换热面积(㎡) | 常见型号 | 适用场景 |
0.5~1.0 | BR0.5、BR1.0 | 小型系统,如实验室或小型生产线 |
1.0~5.0 | BR1.5、BR2.0 | 中等规模生产,如食品加工 |
5.0~10.0 | BR3.0、BR5.0 | 大型工业系统,如化工厂 |
10.0以上 | BR8.0、BR12.0 | 超大型工程,如发电厂 |
四、按流道数量分类
板式换热器的流道数量决定了其内部通道的复杂程度和换热效率:
流道数 | 特点 | 适用情况 |
单流道 | 结构简单,适用于单一介质换热 | 一般加热或冷却系统 |
双流道 | 可实现两种介质同时换热 | 常用于冷热交换系统 |
多流道 | 提高换热效率,适用于复杂工况 | 高温高压或多介质换热 |
五、按使用压力分类
不同压力等级的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压力等级(MPa) | 常见型号 | 应用范围 |
≤0.6 | BR0.5、BR1.0 | 低压系统,如普通冷却水系统 |
0.6~1.6 | BR1.5、BR2.0 | 中压系统,如化工反应釜 |
1.6~4.0 | BR3.0、BR5.0 | 高压系统,如锅炉给水预热 |
≥4.0 | BW1.0、BW2.0 | 超高压系统,如特殊化工工艺 |
总结
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型号繁多,主要依据结构形式、板片材质、换热面积、流道数量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进行划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介质特性及运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型号。合理选型不仅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建议在采购前咨询专业厂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定制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